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中考语文大纲及说明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研究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3-07


    备战中考的首要工作是研究中考,特别是从政策原则的高度上把握中考,对决胜中考至关重要。教育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学科课题评价组在编写的《中考命题指导·语文》一书中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现代文阅读,应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受和综合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从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命题应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命题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经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作为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要适当控制难度及试卷阅读量,处理好材料直接涉及的教学内容与课外语言材料的关系。现代文阅读的测试材料一般应从教材以外选择,同时注意所选材料的水平应与教科书文本水平相当或相近。如果需要考查学生对教科书中典范作品的阅读情况,在命题时也要变换角度、编出新意,不要从教材中圈定部分内容作为必考内容,不要对所学课文的结论性意见进行记忆性测试。”上述思想在全国各省、市语文学业考试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所选现代文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真实的时代气息,难易适度,适合学生阅读;试题的数量也不多(在4-6道题范围内),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阅读品质。

作为初三语文教师来说,思路清,方向明,至关重要。中考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如何选择复习资料,怎样划分复习阶段,哪些部分需要重点复习,特别是模拟试题的使用等等,这些关键要素能否处理好,往往也决定了中考的成败。上述几段话就是中考复习的指导纲要,如能准确领悟其实质内涵,把握准要旨,就可能产生高屋建瓴、事半功倍的奇效。

通过全国各省、市的近100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我们发现现代文阅读题在中考中分值一般在30——40分之间。学生答卷主要出现这样两个特点:⑴散文类考题得分低于自然科学类试题。⑵主观性试题比客观性试题失分严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考生阅读积累太少,阅读面狭窄,读书中抓不住要旨,理解、归纳和迁移能力弱;对常用的词语、关键词语不能正确理解;概括能力较差,不会联系上下文,不会抓中心句和关键词,不会筛选信息,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把握。相当多的考生对文章不够熟悉,只是粗枝大叶地看一遍就匆匆答题,而没有深入仔细地去阅读、去精读、去品味,因而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理解或归纳,仅能照抄原文,弄得不得要领,答不到要点上;还有的考生甚至不能理解题意,张冠李戴,胡乱答题。有的考生在答题的时候,看见语段中有题干要求的部分答案,就马上写在答题纸上,孰不知,有部分考学生归纳能力的题目,答案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必须要关照本段全段或者相邻的几段甚至全篇才可以做出完整的答案。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答题方式是考生在做阅读题时常常犯的一个错误。

弄清楚学生答题中常犯错误,教学和复习时就要对症下药。譬如,审题不严的问题,我们知道,命题者为了使答案尽可能单一,避免产生歧义,往往要在题干上设置很多的修饰限定语句,认真研读领悟这些语句,有助于指引考生明确答题的方向和要领,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充分利用题干上的这些语句,来做出尽可能符合出卷者意图的答案的方法。

随着中考语文的不断改革,各省、市每年的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都呈现出新的气象,但总的指导思想还是一致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如下特点:⑴现代文阅读选文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与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⑵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考查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⑶试题设计注意了与学生的阅读实际、生活实际和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结合,力图多角度、多侧面地考查学生对文章以及生活独特的感受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⑷选文和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相关文化知识和积累,把考试与平时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相联系,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性和语文特色。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正确而又完整的答案呢?

⑴把握文意是做好一篇现代文阅读非常关键的步骤,无论是精读还是泛读,应该训练学生通过概括文章或片断的内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通过寻找中心句、首括句、抒情句、议论句、点题句、总结句等方法来弄懂主旨,因为后面的题目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主旨这一条线来命题的。通过多次有意识的专项训练,改变学生在未读懂文章的情况下便轻易胡乱下结论的不良习惯,充分尊重阅读文本,关注作品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⑵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分清文体,学会抓住关键词,推敲关键词,迅速理解题干,准确的回答问题。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方式、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各有特点,指导学生动笔做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文章的类别是什么”,“题干要我做什么”的问题,否则,答题时就有可能出现张冠李戴、隔靴搔痒,甚至出现盲人骑瞎马的情况,譬如,把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混为一谈,把抒情和议论混淆。

⑶对照《语文课程标准》、《中考说明》明确题目考查要点,弄清晰知识点和能力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妨把多个学生答案并列出来,谈想法,讲理由,让学生自己比较、鉴别、推敲、琢磨,以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归纳基本解题技巧,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准确表达,简练概括的方法。

从容应对现代文阅读的策略不止这三条,譬如学生语文素养、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要提早动手,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逐步培养和提高,但这三点是备考策略中最基本的、可以短时见效的方法,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江西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读,2011年中考复习几点建议ppt课件
中考毕业生指导:做好人生规划,创造精彩人生ppt课件
中考前主题班会ppt课件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备考手册
2011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
初中语文复习要讲究策略讲求方法
金华四中2010年中考备考方略ppt课件
2010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ppt课件
向中考奋进,与三多同行——初三(1)班主题班会ppt课件
中考前家长会发言稿
农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学回顾及中考复习对策
2008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科质量分析报告
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2008年仪征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2008当阳市中考语文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洪山二中2008年中考备考工作计划
豹澥中学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山东省宁津县2008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建议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